「修繕器物」的文化與誤傳

張貼日期:Apr 02, 2020 5:43:8 AM

本文刊載於2020年3月31日 自由時報

https://ec.ltn.com.tw/article/breakingnews/2946529

天然漆傳統修繕法(左)與表層加飾消金粉(右)

讀者觀看標題所謂「修繕器物」,應該會聯想到考古系博物館對收藏物的修復作業。的確,本論是以兩個考古標的修繕案作為論述的起點。其一,今年3月,日本國文化廳公告,經由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完工奈良県〈高松塚古墳壁畫〉的修復案件 (參見〈高松塚古墳壁画、12年がかりの修復が終了〉日本經濟新聞)。其二,2017年,於台北故宮南院舉辦〈揚帆萬里──日本伊萬里瓷器特展〉中青花柳葉鳥紋盤從展架脫落而裂成三塊。然而博物館採用的修繕法是「金繼」,因而瓷盤中央留下兩條「金線」之案件。

對照以上兩個修繕器物案例,前者是以復原(restore)作為修繕的目的,後者是採用修補(repair)的方式。關於後者,當時新聞敘述,借方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館員說,「一般上作品受損以採用恢復原貌為主要手法,而博物館使用『金繼』修復技法應該是世界上的首例,是一種創造性的方法」(〈故宮修復師巧手日本文物青花柳葉鳥紋盤重生〉中央通訊社)。在此產生的基本疑問,博物館將器物修繕的目的,難道是創造嗎? 這就是博物館學裡已經將「學者」與「專家」的立場混淆不清之後果。

無論是博物館學或醫、法學等稱為「學者」的言行,是只有在學術活動範圍內才有「自由」的。就醫學而言,學者在醫學會內允許主張安樂死,然而面對不特定多數人的「專家」──醫師,在不經由學會的共識及立法程序之下,是絕不能執行安樂死的。同樣地,博物館館員是可以以「學者」的立場在學會上討論修繕器物的創造性;但是在學會內未達成共識,就不能對一般群眾展示作為「創造物」的考古文物,否則在該知識領域上難免會產生違背原則與扭曲的。

我在此必須強調,在日本的器物修繕傳統之實際,無論對象是否考古文物,至今仍然以復原(restore)作為大前提,而相對地作為修補的「金繼」,僅不過屬於個人趣味的娛樂而已。就以傳統和食業界的碗盤修繕而言,本來以不影響菜餚為前提,不被用餐顧客察覺作為規範。因為和食御膳是以漆器為主,而製作漆器與修繕漆器的作業程序一致,所以漆器上是不可能有「金繼」的。因此對於陶磁器也以不影響菜餚作為基本原則。然而,現今在海外傳播的「金繼等於日本傳統文化」的假象,促使忘卻作為復原的修繕器物傳統。

在此要省思的是,博物館的修繕案件,一旦恣意地妥協「金繼」活動,則難免將 ”restore / repair”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。這兩者混淆的典型例子,在2018年,西班牙16世紀聖米格爾教堂擁有的一尊聖喬治木雕之「復原」工程,果然被創造性地塗成鮮豔之容貌。(參見〈西班牙教堂500年木雕被修復成這樣專家全傻眼了...〉自由時報)。我當初以為是學者用電腦的仿真(simulation)動作,但是結果它是真實的。

至今,不但對「金繼」的原材料與技術未有規範,而以天然漆為過敏原為理由,民間有開始使用工業膠水與塑鋼土及有機溶劑塗料而展現「金繼」活動。但是,若將這樣行為落實於使用食器上,必定導致違反食品衛生規範的。未經由「學者」的共識,「專家」的輕率行為所帶來的,難免成為民間社會的”literacy (讀寫能力)”之問題。

(本文作者為飲食文化工作者 戶倉恆信)